林中阳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评论文章
《林中阳书法选集》序

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,中国书法始终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,而且是一棵充满着创新活力的常青树。她的绚丽多彩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,是中国书法这一独特艺术历史积淀的折射,又是中国书法风格、特点喝人文精神的荟萃,还是一代一代中国书法家们执著如一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的结晶。欣赏中国书法,就是深入接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,深情享受艺术芳香的熏陶,深刻感悟书法作者的精神境界。当然,这也是一个学习与鉴赏、普及与提高、推陈与出新相统一的过程。 沿着这条思绪,我不止一次地研读了这本书法选集,不止一次地同林中阳这位青年书法家作了深入交谈,以图从中学习和理解欣赏中国书法的某些规律性,使中国书法这门特殊的艺术由书法家到书法评论家的殿堂走向社会、走向大众、走向广大书法爱好者。 书法聚焦美学价值。点横撇捺,引带牵连,结字布局,笔墨章法,乃至装裱悬挂,紧要之处,全在于一个“美”字。譬如:线条美、力感美、结构美、质地美、布局美、韵律美、风格美、意境美、自然美等等。给欣赏者以视觉冲击,使之感悟思绪境界,提升精神层面。能否收到这样的效果,应该成为衡量一件书法作品和一个书法...

林中阳和他的故乡情结

著名书法家林中阳先生是甘肃省民勤县三雷乡人,无论地方还是中央媒体采访他,他都坦然地承认自己是农民的儿子,来自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,一个三面环沙、贫穷落后的西北农村。他的坦诚、努力以及为家乡、为社会所作的贡献无不让家乡人感动,并深深引以为豪。淳朴民风锤炼了自强不息的精神,大漠风情赋予了率真豪放的气质。在他的家乡也许有人不知道县长是谁,但很多人都知道林先生,有钱不一定能够赢得尊敬,但珍藏林中阳的书法作品却足以让人肃然起敬。 中央电视台、人民日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曾多次对林中阳进行过专题报道,报道他功力深厚的艺术成就,报道他捐资近百万的“希望工程”情结,家乡人感受最深刻的是他的“故乡情结”。 民勤民勤,人民勤劳。家乡人吃苦耐劳精神全国著名,同时家乡人更感佩和礼遇那些艰难困苦,玉妆于成的勇士,林中阳先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 出生在农村的林中阳原名周生香,父亲取意“蓝田暖玉生香”为他取名,诗意的名字也不能为他解决最现实的铅笔和作业...

简说书家林中阳

在我的印象中,甘陇人是很不平凡的。“秦家”是从这块贫瘠而丰腴的土地上走出来的。“李唐”的远祖,似乎也从这儿发祥。岁月悠悠到了二十一世纪末叶,甘陇又出了一位书法家——林中阳。 林中阳挟着一支笔来到了长安。于是,长安的书法队伍里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。林中阳固执地坚守着传统美德中的二个字——忠孝。他忠诚于养育自己的这块华夏土地。忠诚于他痴爱的书法艺术喝推举自己的朋友。他孝于给了自己生命的父老乡亲。一位颇具盛名的书画家,遇到了人生的不幸,他毫不犹豫、慷慨解囊。使人们一位他不是一位书生,而是一位“两肋插刀的侠士”。陕西、河南举行大型赈灾义写活动,他驰豪骤墨,两鬓汗滴,不畏其累。 不畏其累是其一直坚强和有一颗爱心。其实还是很累的。累,是因为他写得多,桌子面前老是排着长长的一行。累,也是社会以一种方式对他的人的推崇和对他的艺术的肯定。他的字,挟带着玉门关内外的狂风沙浪,挟着丝绸之路上驼队的坚韧与厚实。读他的作品,你不会是品茶赏花、悠悠然听音乐。你的一颗心是很难以平静的。你实实在在地想吼一板秦腔。你会想到陆放翁的诗:楼船夜雪瓜州渡、铁马秋风大散...

非凡大雅林中阳

谁从事了科学和艺术,谁就有了宗教。 ——歌德语 林中阳,是一个从中国苍莽的大西北走出的书法家。他从偏远的家乡——甘肃民勤的沙漠中走来,从凉州小城辗转到古城西安,到如今誉满京华,迅速崛起于中国书坛,已经成长为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著名书法家之一。透过笼罩在他身上的耀眼的光环,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,因此也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人物。 林中阳先生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,他的成功是多年人生总积淀的结果,他的人生更是达到了“三个高度”,这是一般书法家所无法企及的。第一个高度是:潜心从艺,专事书艺,创新了刚健雄强的书法艺术,在艺术上表现出的是“大手笔、高品位、大气势”;第二个高度是:打造品牌,书以载道,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,在做事上表现出的是“大视野、高层面、大气魄”;第三个高度是:成就功业,回报社会,提升了书法艺术的终极价值,在做人上表现出的是“大胸襟、高境界、大气度”。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林中阳先生,去解读他“非凡大雅”的艺术人生: ...

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

Processed in 0.267(s)   27 queries